最近看到一些網上的討論, 是有關一段得獎的朗誦片段. 大部份的意見都是比較負面.
我個人看, 除了誦者的表情有點娘娘腔是比較 "重口味" 之外, 梁同學的咬字發音, 以近代學生來講還算不錯. 至於朗讀的抑揚頓挫, 這不是朗誦的基本要求嗎? 起碼, 小學生時代的老師也是這樣說的.
或者, 問題可以再進一步, 為什麼朗誦都要以這樣的演譯方式表達? 這個 "標準" 是怎樣訂立出來的? 我估古人就算詩興大發時, 亦不會如此... 其實這個是我小時候心中的一個疑問. 當然, 當時並沒有勇氣向老師求證. 最後亦不了了之.
之前yblog有些懂詩詞的blog友, 本應可向他們請教. 不過, 可惜都失散了. 若各位過路者知道因由, 還望賜教.
我不懂朗誦的技巧, 但梁同學的表情是略嫌有點誇張了. 我也看過其他的朗誦, 感覺他/她們都是千篇一律同一個表情的.
回覆刪除這位同學有點無辜,這種演繹方式來自學校老師的教導,而老師之所以如此教導,也許是在往年的比賽中吸取的教訓。以為抑揚頓挫就該如此。
回覆刪除我自小學到中學多屆被學校送去朗誦比賽,老師也是這麼教導。一個小童根本沒有判斷能力。這樣朗誦能夠得獎,自然覺得是應該的。
有點像現代人覺得80年代流行歌手如羅文、張國榮唱歌時咬字浮誇,好“娘”。 現在的人唱歌刻意“周傑倫”化,避免字正腔圓。
表情真係有點誇張了,其他就無乜野,如果唔係佢D表情,相信無咁多人談論同SHARE條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