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網上的討論, 是有關一段得獎的朗誦片段. 大部份的意見都是比較負面.
我個人看, 除了誦者的表情有點娘娘腔是比較 "重口味" 之外, 梁同學的咬字發音, 以近代學生來講還算不錯. 至於朗讀的抑揚頓挫, 這不是朗誦的基本要求嗎? 起碼, 小學生時代的老師也是這樣說的.
或者, 問題可以再進一步, 為什麼朗誦都要以這樣的演譯方式表達? 這個 "標準" 是怎樣訂立出來的? 我估古人就算詩興大發時, 亦不會如此... 其實這個是我小時候心中的一個疑問. 當然, 當時並沒有勇氣向老師求證. 最後亦不了了之.
之前yblog有些懂詩詞的blog友, 本應可向他們請教. 不過, 可惜都失散了. 若各位過路者知道因由, 還望賜教.